目录
当代音乐家
乐道跋涉四五载 不待扬鞭自奋蹄——记田耀农教授的乐道之旅吕珺;1-5教授专栏
我认知中的当涂民歌张天彤;6-7
沂蒙革命历史歌曲研究肖桂彬;张清华;韩霖;8-13
湖湘歌唱经典审美品格初探蔡远鸿;张雄;14-15
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与教学的潜在难度韩冬;16-19+2
俄罗斯女中音浪漫曲的艺术分析张北北;王冬梅;20-21博士论坛
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当代审美特征易宁艳;22-24
芗剧乡土课程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——以福建省漳州地区为例肖艳;王湉;25-27
民族室内乐创作中的传统观念——以胡登跳丝弦五重奏作品为例姜小露;28-32
本特松《平均律钢琴曲集》Op.157第八首赋格曲分析张尧;33-35
德语艺术歌曲《诗人之恋》的文音辉映梁黎颖;36-38
现代俄罗斯的个性化音乐教育魏晓媛;39-42高等音乐教育
传统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马琳;43-45
新时代背景下边疆师范大学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吴极巧;46-48
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线上钢琴课教学改革的探讨张璟;49-51
高校钢琴线上教学资源共享与评价机制的构建赵昕;52-54
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民族器乐微课教学探究——以扬琴微课教学为例卞秀峰;55-59
学生心理在钢琴教学中的结合与运用周正茂;60-62
音乐师范生弹唱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周玉屏;63-65
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美育问题研究——以合唱团教学为例帅垒;66-68
高校小型民族乐队创建的审美实践林翰;69-71民族音乐研究
中国地方志中少数民族音乐史料的价值分析翟书艺;72-74
潮州筝“左手作韵”为中心的个人民族志研究——辜玉斌“七不平均律”与“人工律”朱丽莉;75-80
市场需求影响下的当代民族室内乐创作廖予宁;81-83
探析我国歌剧艺术的民族特征与发展邱苏香;84-86
贵州民族乐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周娟;87-89
扬剧唱腔分类研究顾文杰;90-92
单丹峰《第一二胡幻想曲》的艺术特色谢萍;93-95
荆楚非遗民间戏剧的困境与创新——以云梦皮影音乐为例王晶晶;96-98外国音乐研究
巴尔莎塑造歌剧人物形象探究——“卡门”的艺术价值于梦欣;99-101
麦克道尔《森林素描》的描绘性特征董琪;卜莉;102-104表演艺术研究
声音造型与音乐艺术构思的表现研究陈强;105-107
艺术歌曲《万灵节》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内涵金湉;108-110
莫扎特《降B大调第十三钢琴奏鸣曲》K333第三乐章的演奏实践与教学分析刘茵潇;111-113
论即兴伴奏中分解和弦的配置——以李斯特练习曲《叹息》为例周思铭;114-117
论钢琴作品演奏中音响效果的第三元素刘向红;李进;118-120
关于加强手风琴室内乐演奏能力训练的几点思考聂溪;121-123
廖胜京钢琴曲《火把节之夜》的民族元素及其演奏技术分析刘馨蔓;胡萍;124-126舞蹈艺术
试论气息在古典舞中的重要作用邵天琪;127-129
关于中国古典舞水袖技法的探讨赵瑞新;刘雨晴;130-132硕士园地
试论渔篮花鼓的保护与传承——基于非遗保护整体性原则的视角谭沁洋;133-135
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教育的意义述评武宇;136-139
论“阴性”角色的戏剧建构——以歌剧《凯撒大帝》为例徐晓晓;140-146
视唱练耳对古筝演奏教学的影响郭生鑫;147-149
立式钢琴制作工艺的创新研究曹彬;150-152学术论坛
论“三全育人”视域下的音乐审美教育冯继;153-155
关于华彦钧及其《二泉》——写在华彦钧逝世70周年之际徐明岳;156-159
陈情溢古韵 捷足登汉唐——访孙颖嫡传大弟子陈捷何际峰;160-162
歌曲《土豆情》艺术特色与价值研究邸婧璇;邸元平;163-165
论筝曲《袖梦》的艺术特色林芷羽;166-168
从卡农到万能和弦刘露;169-171歌曲新作
江城记忆廖建中;常开起;172-173
我忆兰州好(四)江得符;丁晓莉;174
长生花王向荣;何宗泽;175-176
把你选择胡宏伟;曹军;郭威;177-179艺术歌曲
银绣妆郑波;刘华清;180-182
彩云家园谢维耕;夏毅和;183-185
With you at that moment聂鲁达;周莉莉;186-188
《当代音乐》投稿、征订启事13
纪念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诞辰80周年(1940—2020)日记选登(十)35
纪念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诞辰80周年(1940—2020)日记选登(十一)146
纪念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诞辰80周年(1940—2020)日记选登(十二)149
音乐学人189
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、教授,音乐家 田耀农190